巧用“吳氏家訓”調解 將糾紛化解在基層 連平縣人民法院忠信法庭妥善化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
“一厚倫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難;四和鄉(xiāng)里;五勤本業(yè);六莫非為;七周貧乏;八謹祭祀。”在連平縣忠信鎮(zhèn)司前村“吳氏家訓”文化墻上,鐫刻著八條家訓,莊重肅穆。這是六百多年來司前村吳氏客家人告別中原故土、融入異鄉(xiāng)、世代相傳的家訓,涵括了遵紀守法、和睦親鄰、孝敬父母、祭祀祖先、關愛家庭、修身齊家等道德精髓和精神要義。
在2024年的今天,“吳氏家訓”精神超越了時空,與法院調解工作深度融合,煥發(fā)了新的活力。近日,連平縣人民法院忠信法庭干警走進忠信鎮(zhèn)司前村,結合“吳氏家訓”圓滿化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
連平縣人民法院巧用家訓化解矛盾糾紛。
民間借貸起糾紛
據(jù)悉,黃先生在整理母親吳女士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張借條。據(jù)借條記載,1999年,吳女士曾出借5000元給“忠信鎮(zhèn)司前村管理區(qū)”,并約定了利息。黃先生遂前往司前村委會,要求司前村委會歸還5000元本金及利息。“這筆借款是否屬實?二十幾年前的借條是否還有效?出借人去世,借款應向誰歸還?”司前村委會對此有所顧慮,雙方多次協(xié)商,未達成一致意見。
2024年1月,黃先生前往連平縣人民法院忠信法庭,想就此事提起訴訟。承辦法官李莎了解情況后,認為案件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且考慮到司前村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和連平法院“無訟鄉(xiāng)村示范點”,有著淳樸和諧的村居氛圍,這起糾紛在訴前化解的可能性極大。
于是,李莎一行走進了司前村。司前村村干部得知法院干警的來意后,明確表示:“我們會積極配合調解,只要借款屬實,明確主張債權人,我們必定遵信守約,償還借款。”由于借款發(fā)生在二十幾年前,村委會成員也換了好幾屆,法院干警和司前村村干部幾經(jīng)輾轉,才在一位退休的村干部處了解到當年借款的原因及用途。隨即,李莎聯(lián)系黃先生到場調解。
巧用家訓調解糾紛
法官及雙方當事人坐在司前村委會門前大榕樹下,李莎不急于解說案件,而是指著不遠處刻有“吳氏家訓”的石碑說:“聽說司前村人人對‘吳氏家訓’都耳熟能詳?”村干部告訴法官:“司前村家家戶戶的孩子從小就從父輩的言行中耳濡目染著‘吳氏家訓’精神。”談話中,法官與雙方當事人研討“吳氏家訓”的道德精髓,認為“吳氏家訓”既凝聚了客家人文精神,也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李莎還指出:“吳女士以個人之力幫助村委解決困難的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吳氏家訓’文化中守望相助的精神。”
談到這里,黃先生深有感觸:“我的母親是司前村的女兒,她生前勤勞節(jié)儉,但卻在村里有需要時果斷伸出了援手,彰顯了‘吳氏家訓’中‘救急難’的慷慨之義。她用‘吳氏家訓’來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她自己也是這么做的。”從“吳氏家訓”談到吳女士的善舉,把雙方從對立的關系轉化為同一情懷的傳承人,迅速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接著,李莎詳細講解了相關法律問題以及雙方當事人在這起糾紛中的權利義務,并建議雙方以和為貴,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矛盾。司前村村干部主動表態(tài):“我們不會辜負吳女士對村里的支持和幫助!”黃先生也提出:“雖說借款已達二十多年,借條也寫明利息,但我尊重母親生前‘救急難’的意愿,只要回本金,不計利息。”雙方最終就借款的償還達成了一致意見,并當場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握手言和。
正是法治與客家文化在訴源治理中的雙向奔赴,才促成糾紛的圓滿化解。今后,連平縣人民法院將以推進“1+6+N”工作體系建設為契機,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發(fā)揮忠信鎮(zhèn)司前村“無訟鄉(xiāng)村示范點”作用,探索運用“吳氏家訓”等家風家訓文化解開當事人心結,及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聚力促進講信修睦,促進基層善治。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陳碧霞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