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載如一日將笑容傳遞給群眾——記龍川縣公安局水貝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主任張愛瑛
方寸窗口間,她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戶籍服務的為民篇章……她走上戶籍窗口,將明媚笑容傳遞給每一位前來辦事的群眾,從而深受群眾的認可。她就是龍川縣公安局水貝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主任、一級警長張愛瑛。
從警二十八載,張愛瑛一直扎根基層,堅守一線最前沿,幾十年如一日,忠誠履職盡責,用青春和汗水鑄就公安金盾。因表現(xiàn)突出,張愛瑛多次被授予嘉獎,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公務員及先進工作者等,在2023年被評為最美基層民警。
張愛瑛總是滿臉笑容地為群眾辦理戶籍業(yè)務。
“派出所里有阿瑛,群眾辦事不操心”
從龍川縣公安局隆東派出所到龍川縣行政服務中心戶籍窗口再到水貝派出所,從警28年來,張愛瑛始終堅守為民初心,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事當作自己事,用心用情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戶籍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專業(yè)性、知識性很強的工作,剛接手這項工作的時候,張愛瑛無經(jīng)驗也無基礎。“不懂就多學、多問、多練……”在戶籍崗初期,張愛瑛從日常“擠時間”學習戶政工作指南,研究吃透上級下發(fā)的各類戶口政策文件,還主動向戶政老前輩請教業(yè)務知識。正是憑著這種肯吃苦、肯鉆研的勁頭,張愛瑛迅速掌握了各類戶籍業(yè)務的辦理規(guī)定及流程,并不斷成長為理論豐富、業(yè)務過硬、能夠獨當一面的“戶籍能手”。
“我把業(yè)務練精,向群眾解釋得更細,就能讓群眾少跑腿辦成事。”在張愛瑛看來,在戶籍窗口強調(diào)的是服務,得沉得下心,跟群眾心貼心。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面對群眾的疑惑,她都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耐心解答。當遇到復雜情況,她更不會說“不”,而是仔細傾聽、精準解答,確保每一個群眾都能得到最貼心的服務。
為轄區(qū)特殊人群解決生活中一些“急難愁盼”問題時,張愛瑛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十年如一日主動上門為他們辦理各種戶政業(yè)務,幫助不方便行走的群眾收集辦理業(yè)務證件材料并自費復印,辦結(jié)后再送回到他們家中,特殊群體足不出戶即可解決各種辦證難題。轄區(qū)有一戶村民,家中有一名智障的成員,因故腳受了傷住院不宜走動,但又著急辦理醫(yī)保報銷手續(xù),平日里不注重證件的保管,急用時才發(fā)現(xiàn)找不到身份證。張愛瑛得知情況后,迅速與照相館工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請工作人員上門幫其拍照采集相片打印出檢測回執(zhí),之后立即幫群眾辦理二代身份證并加急辦理出一張臨時身份證,隨后立即送到群眾手中,解決其燃眉之急。
在戶籍工作崗位的二十余年中,這樣的貼心工作張愛瑛做了很多。轄區(qū)的群眾總是親切地稱她為阿瑛,因此在轄區(qū)也廣泛流傳一句“派出所里有阿瑛,群眾辦事不操心”。
心系群眾,危難時刻伸出援手
“當時好在送證件上門了,最后群眾沒事我就安心了。”說起以前,上門為群眾服務及時將群眾送醫(yī)時,張愛瑛仍感到很高興。
轄區(qū)里有一戶村民,兒子外出務工,平日里只有老人一人在家,黃奶奶患有基礎性疾病,心臟不太好,平日里需要服藥控制。在一個周末的傍晚,張愛瑛結(jié)束一日的繁忙工作后,準備將已經(jīng)辦好的居民身份證送到黃奶奶家中,然后就回家陪自己兒子過生日,那是一個月前就已經(jīng)答應兒子的相約,想到忙完后終于能好好陪陪孩子,身體的疲乏一掃而空。
當快到黃奶奶家時,張愛瑛發(fā)現(xiàn)其家門半開,一眼望去看到黃奶奶手捂心臟,表情痛苦。張愛瑛意識到黃奶奶心臟病犯了,立即沖進去幫其找平時服用的藥,奈何黃奶奶說藥用完了。情況十分危急,張愛瑛不假思索,迅速背起黃奶奶出門,攔車將其送到醫(yī)院搶救,在幫其繳付住院費后,及時打電話通知其在外地的兒子。幸好送醫(yī)及時,黃奶奶生命無憂。當晚老人無人陪護,張愛瑛便整晚陪在其床邊,直至第二天老人的兒子趕回來。第二天一早,老人的兒子出現(xiàn)在病房時,看到母親安好,感激之情久久無法言表。當時,張愛瑛只是淡然說“沒事,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張愛瑛總是這樣從無怨言,以實際行動以及暖心的笑容回饋群眾。
讓群眾滿意而歸,這是張愛瑛28年來工作的標準。“辦理戶籍業(yè)務很瑣碎、平淡,沒有驚天動地的事,但每當看到群眾辦完業(yè)務后露出的笑容,聽到那一聲聲‘謝謝’,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張愛瑛笑著說。
本報記者 曹志成 刁城幫 通訊員 陳麗厲 駱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jié),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nèi)樹木蔥蘢,展現(xiàn)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tài)示范區(qū),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