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一壺月光酒敬您
■馮小青
風(fēng)起了,滿目的綠色中終于添上一抹金黃,幾片落葉悠悠飄落,在風(fēng)中纏纏綿綿。在這個嶺南小城里,這便是秋意了。
在這靜美的秋色中,中秋如期而來。家中稚子開始忙著做手工燈籠,而我,憶起了兒時的中秋,爺爺用竹篾制成的手工小燈籠,像月亮一樣又圓又大的月光餅,跟在爺爺身后曬月光酒……回首悠長,這一刻,思念的情愫,就像洶涌的潮水,瞬間決堤,再怎么克制也無法阻擋——
想你了,我的爺爺。
或許是因為隔輩親吧,爺爺甚是寵我。兒時,農(nóng)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沒有像樣的玩具,爺爺就地取材,為我做了許多小玩意兒。印象最深的,是爺爺抓來一種叫“打石蟲”的會飛的昆蟲,然后找一根鐵絲掰繞成“小車”的形狀,再把“打石蟲”的兩個翅膀打開合在一起輕輕地夾在“小車”的頂端,在屋前的地堂上一松手,“打石蟲”翅膀扇動起來就帶動著“小車”滿地堂跑。“小車”跑呀跑呀,小女孩也跟著跑呀跑,許久都不知疲倦,歡笑聲中望去,是爺爺滿臉的高興與慈愛。
少不更事的我,一度以為爺爺擁有個魔法盒子,我想要什么,爺爺就能變出什么。因為每次爺爺放;貋,口袋里總會裝著各種小驚喜,有時是烏黑的山稔子,有時是油亮亮的板栗,有時是酸酸甜甜的山草莓……
爺爺還有個拿手絕活,那就是編織籮筐。從后山砍了竹子回來后,只大半天工夫,竹子便像變戲法似的變成了結(jié)實的大籮筐。每逢中秋臨近,爺爺也會用竹篾給我制作小燈籠,一條條竹篾經(jīng)爺爺那么一搗鼓,燈籠的框架便完成了,再在里頭裝上蠟燭,四周糊上透明的紙,交由我涂鴉幾筆,一個小燈籠便制作完成了。中秋之夜,小伙伴們齊齊手提燈籠出來賞月,而我這獨特的燈籠總是能收獲大家艷羨的目光。我們一起追一起鬧,小小燈籠的微微亮光與皎潔的月光交織,似乎亮透了整個村子。
曬月光酒,也是中秋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夜幕垂下,圓月升起,爺爺便在屋外的地堂擺好桌子,再在桌子上擺上又圓又大的月光餅、柚子、月光酒(米酒)等,爺爺站在前頭念念有詞說著祈愿平安健康之類的話,我們跟在他身后,虔誠地拜起“月亮娘娘”來。曬完月光酒,一家子圍坐在一起邊賞月邊吃著酥香的月光餅,大人們也會小酌一杯月光酒,然后聊天南海北,也會聊起去世的祖爺爺、祖奶奶,遙寄相思意。
在爺爺生命的最后幾年,這樣的溫馨場景不再。爺爺患上了三叉神經(jīng)痛,那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痛,只要一發(fā)作,左邊的眼周和額部就會劇烈疼痛起來。他只得用力地揉著,身體也會因為疼痛微微顫抖。父母曾帶著他四處求醫(yī),但無奈都是治標(biāo)不治本。熬了幾年,爺爺身體每況愈下,漸漸地變得連身邊的人都不認(rèn)得了。他臨終的前兩天,我捧著切好的水果去喂他,他每吃一口都微笑地看著我,還直喚我的乳名,那一刻我欣喜萬分,以為爺爺病情好轉(zhuǎn),能認(rèn)得我了?烧l承想,僅僅過了兩天,爺爺就永遠(yuǎn)地離開了。
失去爺爺后的那段日子,回家依然會習(xí)慣性地喚一聲“爺爺”,可再也聽不到那一句“誒,吖妹轉(zhuǎn)來啦”。自此,才真的敢相信,我,再也沒有爺爺了。
又是一年中秋至。多想聽爺爺再喚一聲我的乳名,再擁有一個爺爺親手制作的竹燈籠,跟著爺爺再曬一次月光酒,然后再圍坐一桌品嘗月光餅,可是,這愿望再也不能實現(xiàn)了。
月圓了,爺爺,可惜您再也不能與我立黃昏,再也不會問我粥可溫。今夜,就讓我溫一壺月光酒,敬遠(yuǎn)方的您,我想告訴您,您的愛,不曾遠(yuǎn)離,我的思念,亦不曾遠(yuǎn)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