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古炯民自掏腰包30萬元免費培養(yǎng)學生12年 助青少年圓書畫國學夢
每周日上午,在源城區(qū)源西街道鐵爐村的成之書畫社里,十幾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誦讀國學經典,學習書畫。據悉,成之書畫社是由退休干部古炯民于2007年春創(chuàng)辦的,是鐵爐村免費為青少年提供書畫練習的國學教育基地,至今已12年,培養(yǎng)了近百名學生。
源城區(qū)源西街道鐵爐村的成之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河源籍宋代名人古成之的文譽而建,滿屋子的書畫之香則源自古炯民老先生十年如一日的熱心滿懷。走進成之書畫社的教學場地里,不僅有《三字經》《弟子規(guī)》的面墻,有復古的書桌和文墨道具,有古炯民自己設計的窗花,還有供學生讀書用的閱覽室。
現(xiàn)年75歲的古炯民老先生曾是一名教師,退休前是源城區(qū)文化局的干部。退休后,古炯民就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鐵爐村創(chuàng)辦了成之書畫社。在他看來,其創(chuàng)辦的初衷主要有四點:一為興趣,二為仁愛,三為責任,四為回報。對于古炯民而言,書畫就是他最大的興趣愛好。他精通書法與畫畫,尤其喜歡王羲之,在退休后能繼續(xù)做些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工作,不失為一大樂事。
在創(chuàng)立成之書畫社這件事情上,古炯民很好地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培養(yǎng)下一代結合到了一起。古炯民說,和城里的孩子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不同,鐵爐村的孩子出不起這個錢,所以他選擇創(chuàng)辦這個班為村里的孩子們提供免費教學,讓他們也有機會接觸到國學教育。從2007年開始,古炯民一力承擔起了成之書畫社的所有開支,聘請老師,購買紙筆墨硯書等,零零碎碎下來,他已自掏腰包約30萬元,培養(yǎng)了近百名學生,其中有50人次在市、區(qū)各類書法比賽中獲過嘉獎。未來,古炯民希望鐵爐村是這樣的書畫文化村:每家有小書房能學書畫,每戶貼上自己寫的春聯(lián),每年有兩次的書畫展覽。
在成之紀念館旁邊的小山坡上,有每一個學生種下的桂花樹。據介紹,每一屆入學的孩子們都需要在第二年的春季植樹節(jié)前后完成種樹的活動。在古炯民看來,選擇種桂花樹是因為其四季常綠,易生長,而且開花特別香,寓意書畫社對學生的美好愿望。而對于自己,古炯民則堅持不求名利,只想一心為村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
本報記者 劉曦 通訊員 羅志勇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