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檢察院開展司法救助回訪工作
市檢察院開展司法救助回訪工作
讓群眾感受司法救助溫暖
1日,本報記者跟隨市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科科長張小燕、書記員吳嘉琪,上門入戶,為一起司法救助案開展回訪工作。
回訪司法救助金申請人
當天上午9時30分,記者如約來到市檢察院。在將給回訪對象的慰問物資裝載進車里后,張小燕向記者介紹了當天的工作內容。據了解,當天回訪的對象是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家屬,該家屬因其丈夫在一起刑事案件中受害身亡,于去年8月6日以其家庭受犯罪侵害導致失去生活重要經濟來源,且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為由,向市檢察院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市檢察院經查明后認為,申請人的情況符合規(guī)定,屬于國家司法救助范圍,應當予以救助,于是,市檢察院依法向申請人提供了國家司法救助金3萬元。
市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科科長張小燕、書記員吳嘉琪上門入戶開展司法救助案回訪。
“今天我們回訪的內容就是了解這筆救助金的使用情況,以及目前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張小燕說,此前她們已經到民政、社保等部門了解了相關救濟政策,此次回訪,除了送上慰問品外,還將把申請社會救助的政策向申請人宣傳,協(xié)調幫助申請人申請社會救助。
去年發(fā)放司法救助金超66萬
在行車途中,張小燕還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市檢察院辦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內容。據悉,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是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采取的輔助性救濟措施。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積極、主動、規(guī)范開展司法救助工作,積極辦理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的案件。僅去年一年,兩級檢察院刑申部門共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21件,發(fā)放國家司法救助金66.7365萬元。
在開展司法救助工作中,我市兩級檢察院領導高度重視,率先垂范,積極投身司法救助工作。為提高救助力度,一些案件還實行上下級檢察機關聯(lián)動共同救助,加大救助合力,確保救助工作優(yōu)質高效。同時,在開展司法救助工作中,我市檢察機關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對一些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后仍然生活困難的救助申請人,符合社會救助條件的,積極協(xié)調有關部門多措并舉解決申請人的實際困難,多元化開展救助,與當?shù)孛裾⑸绫、殘?lián)、行業(yè)協(xié)會、義工組織、鄉(xiāng)鎮(zhèn)基層部門、村委等部門積極聯(lián)系,在開展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的同時,引入社會保險、民政救助、城鄉(xiāng)低保、重癥精神病人救濟、殘聯(lián)救濟、職業(yè)技能培訓、思想疏導、宣傳教育等形式,形成救助合力。
此外,對于司法救助申請人,我市檢察機關還認真做好跟蹤聯(lián)系工作。“案件辦理的終結不意味著檢察機關幫扶的結束。”張小燕說,我市檢察機關會不定期地對司法救助對象進行回訪,對一些有實際困難需要檢察機關繼續(xù)關心幫扶的,辦案人員仍然會心系當事人,服務當事人,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今天我們就是對司法救助對象的現(xiàn)狀進行回訪了解。”
了解現(xiàn)狀介紹社會救助政策
“你好,我們是市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科的工作人員。”在走進司法救助對象的家中后,張小燕、吳嘉琪主動介紹了自己的身份,送上了慰問品,然后與司法救助對象座談,了解司法救助金的使用情況,以及目前該戶家庭的現(xiàn)狀。
據悉,該戶家庭因受犯罪侵害失去了重要經濟來源,被害人妻子患有腦梗塞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被害人兒子已成家,平時僅靠打零工難以維持生計,家庭生活困難。對此,張小燕、吳嘉琪建議被害人妻子申請?zhí)厥忾T診醫(yī)療保險,并向他們詳細介紹了申請時需要提供的資料。最后,臨走的時候,張小燕、吳嘉琪反復確認他們已清楚了解了相關政策。被害人的女兒表示,非常感謝檢察機關,希望能盡快申請到保險,減輕家里的經濟壓力。
據了解,開展國家司法救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察機關直接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民心工程”。通過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充分體現(xiàn)檢察機關司法人文關懷,有效解決群眾困難,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讓群眾充分感受到檢察機關司法救助的溫度,擦亮河源“民生檢察”品牌。市檢察院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先進單位,周某輝救助案被評為全省十大“最溫暖人心的國家司法救助案件”之一。今年,全市兩級檢察院刑申部門要繼續(xù)深化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加大救助力度,積極解決群眾困難,彰顯司法人文關懷。
本報記者 劉曦 刁城幫
通訊員 陳漫秀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