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去年積極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新建學校4所改建12所
東源縣康禾中心小學新建的學生宿舍樓已投入使用,新增床位200個,宿舍樓外觀大氣沉穩(wěn),宿舍單間干凈舒適,配備有浴室及衛(wèi)生間,還安裝有太陽能和空氣能熱水器免費使用,學生洗澡更加方便;校園塑膠跑道、籃球場、乒乓球桌一應俱全,圖書室、音樂室、舞蹈室設施齊備,每一個清晨和黃昏,運動場上、各功能場室都熱鬧非凡,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作為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東源縣康禾中心小學的高標準建設,生動地折射了我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
康禾中心小學的學生在參加文體活動。(資料圖片)
秉持“服務學生”理念
東源縣康禾中心小學共有學生831人,其中住宿生有467人,是康禾鎮(zhèn)唯一一所完全小學,也是東源縣鄉(xiāng)鎮(zhèn)小學中住宿生最多的一所學校。該校校長繆穆恩告訴記者,教育“創(chuàng)強”期間,全鎮(zhèn)四年級以上學生都到該學校就讀,該校當時只能提供250個床位,隨著穩(wěn)妥撤并麻雀學校和教學點,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的開展,學校住宿學生逐漸增多,在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政策支持下,學校于2017年底新建了一棟設施設備齊全的宿舍樓,多解決了200位學生住宿問題,今年春季基本可以滿足一人一床。
繆穆恩說:“學校秉持‘服務學生’的理念,極力營造良好的寄宿氛圍環(huán)境,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記者了解到,在康禾中心小學,老師使用電子白板授課,課堂內容豐富有趣;食堂是市一級“陽光廚房”,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飯菜每天不重樣,讓學生不僅吃得飽而且營養(yǎng)搭配均衡;每個學生宿舍都有專門的生活老師照顧、指導,同學們慢慢培養(yǎng)起了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是統(tǒng)籌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基礎工程,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惠及廣大農村兒童少年的具體措施。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把它作為進一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加快薄弱學校改造,縮小區(qū)域、城鄉(xiāng)、校際教育發(fā)展差距,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打造“有溫度的教育”
康禾中心小學生源主要為農村留守兒童,硬件水平提升的同時,學校也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特長的培養(yǎng),打造“有溫度的教育”。
每天吃罷晚飯洗完澡,小吳同學最開心的就是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寫作業(yè)、閱讀,或是到活動室里畫畫、做手工,這段時光對他而言是無比輕松的。
學生想上音樂課、美術課,在農村小學幾乎不能想象,由于缺少硬件設備和相關教師,學校開設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F在,學?梢园l(fā)揮教師的特長,組建美術、籃球、手工、乒乓球等學生社團,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學校還制定了加強留守兒童少年關愛工作的實施方案,結合德育教育,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聯系和溝通,密切家庭和學校的聯系,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大力完善基礎設施
據了解,2017年底,我市被列為廣東省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試點市之一。我市抓住機遇,通過摸底調查、編制建設規(guī)劃、落實經費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試點建設工作。一年以來,我市投入1.07億元改擴建寄宿制學校,已開工47所,竣工23所,完成改造學校31所,撤并教學點47個,全市新增寄宿制學位7070個,這些農村孩子可以吃住在完全小學或中心小學,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校園里自在地與同學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
此外,全市2018年秋季共新建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源城區(qū)公園東中學、源城區(qū)陽光學校(特殊學校)以及東源縣第三小學4所學校,完成對12所學校的改、擴建工作,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2150個,其中小學新增學位7050(含特殊教育學校180個),初中新增學位5100個,我市城區(qū)學校“入學難”和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切切實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本報記者 鄧宇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