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漢子”鄒必群身懷絕技 舞醒獅舞出精氣神
不大的表演場地上,伴隨著一陣鏗鏘的 鑼鼓聲,一身披紅色獅衣、手擎獅頭的客家 “女漢子”一躍而上,穩(wěn)穩(wěn)地站在了獅尾的肩 膀,仿佛一頭紅獅威嚴地立了起來,散發(fā)出一 陣威嚴氣勢。“好!”圍成一圈的村民同時爆發(fā) 出喝彩聲和掌聲。“這個客家女子好生厲害!” 村民交口稱贊。隨著音樂變換動作和造型, 瞧那“紅獅”身手敏捷、活力四射的樣子,記者 難以相信,這個“獅獅生威”的獅頭扮演者竟 然是一個身高一米六的女子,不禁想起南北 朝時期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木蘭詩》:“雄兔 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 是雄雌?”
這位女子就是鄒必群,這也是她所在的 紫金縣龍窩鎮(zhèn)南奮村雙獅笛班在鄰鎮(zhèn)南嶺鎮(zhèn) 莊田村的一次表演。自古以來,舞麒麟、舞獅 都是男子的“專利”。舞獅是一種民間藝術, 每逢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人們都喜歡叫舞獅來 助興。舞獅需要力氣與技巧的結合,像這樣 的力氣活計兒,通常情況下都是清一色男 的,然在紫金龍窩南奮村雙獅笛班,卻是由 鄒必群負責舞獅頭,這在龍窩是第一位,在 整個河源也不多見。
苦練,舞出精氣神
鄒必群娘家在鄰市梅州,嫁到龍窩鎮(zhèn)南 奮村。她從2010 年開始學習各種舞獅技巧, 其丈夫黃遠洋是她的老師,其實也只比她多 學了兩年。鼓是舞獅時的主要樂器,要通過 鼓來帶動其他樂器,帶動舞獅表演。學舞獅 首先要學會聽鼓點和鑼聲,配合著完成動 作。對此,她沒少下功夫。
除了苦練以外,鄒必群有時間還買一些 舞獅光碟在家里,跟著電腦練。“剛進班的時 候,每天進行體能和基本功訓練。跑步、壓 腿、扎馬步,開始練時兩條腿像斷了一樣,訓 練完得扶著墻才能站起來。”爽朗的她把頭發(fā) 往后一捋,笑著告訴記者。擎獅頭相當辛苦, 剛開始訓練時,兩個手臂經常因為用力過多 常留下淤青,她還扮過一段時間獅尾,也相當 不易,獅尾者由于要長時間90 度彎身,節(jié)目 完成后,她常常腰都直不起來。“其實也沒啥 辛苦,要舞就舞得像樣子,要的就是舞獅這個 精氣神。咱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要對得起 請我們去的主人家。”鄒必群快言快語。
創(chuàng)新,記住“女漢子”
在農村,一些村民圖個吉利和新鮮,常常 邀請他們去表演。不過,有時一整套動作經 常表演,村民看多了,往往提不起興趣。鄒 必群也經常跟班里隊員合計,結合自己的表 演技能,根據(jù)光碟里看到一些經典舞蹈設計 改良出了一系列的原創(chuàng)高難度舞獅動作 ——兩人完成的“金雞獨立”、三人一起表演 的“空中飛人”、兩只獅子共舞的“雄鷹展翅” 等等,當然,鄒必群也擔任“大梁”,表演高難 度動作次次都少不了她,與男隊員相比,一點 也不落下風。
看起來精彩,然這些高難度動作的練習 卻是非常辛苦,在練習中出現(xiàn)磕磕碰碰,甚 至破皮流血,那是常有的事,但她從來沒有 想過放棄。有付出就有收獲,每次出演時, 這些高難度、高技巧的舞獅表演都會收獲 雷鳴般的掌聲。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很多人都記住了雙獅笛班,也記住了鄒必 群這個“女漢子”。
5 月30 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她還跟 雙獅笛班驅車40 多公里,到鄰市五華華陽鎮(zhèn) 表演,她跟丈夫黃遠洋騎摩托車花了一個多 小時才趕到。“一般村民知道我會舞獅后,都 用敬仰的眼神看我。”說起自己的舞獅技能, 鄒必群一臉的自信。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