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突發(fā)事件信息收集能力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大于天,但自然災害、疾病疫情等突發(fā)事件往往不期而至,一旦有重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措施,才能把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記者獲悉,面對當前復雜的公共安全形勢,我市今年將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手段,探索建立“互聯(lián)網+應急管理”,及時掌握突發(fā)事件的線索和苗頭性、趨勢性、隱憂性信息,提升情報信息的收集能力。
昨日,全省召開公共安全形勢分析會議暨應急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今年的應急管理工作進行部署。省長、省應急委主任朱小丹表示,今年各級應急相關部門要堅持常態(tài)與非常態(tài)并重,切實加強自然災害防御工作,全力強化安全生產,有效防控流行病疫情等,當好公共安全的強大靠山。
記者從我市隨后召開的貫徹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我市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公共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在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衛(wèi)生等方面存在風險。以自然災害為例,去年我市因洪澇災害倒塌房屋50 余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7萬畝,全市直接經濟總損失3700余萬元。而根據省三防辦日前的預測,目前厄爾尼諾事件在持續(xù)時間、累計強度、峰值強度均達到歷史最高,我市局部小流域今年還可能出現50年一遇特大洪水,并伴隨有較嚴重的局部性城市內澇和山洪地質災害。
市長、市應急委主任彭建文在會上要求,今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要圍繞“健全公共安全體系”這一目標,以推動應急管理精細化為核心,以能力提升、源頭治理、社會參與為重點,以提高應急管理科技支撐水平為保障,推動應急管理創(chuàng)新升級,重點做好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強化風險管理能力、健全應急管理社會共治體系、強化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等工作。
彭建文強調,今年必須加強突發(fā)事件信息的收集,建立健全較大、重特大突發(fā)事件新聞共享機制、信息獲取聯(lián)動機制,探索建立“互聯(lián)網+應急管理”,及時掌握突發(fā)事件線索和苗頭性、趨勢性、隱憂性信息,提升情報信息收集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信息研判,對敏感信息、預測預警信息、可能引發(fā)較大以上突發(fā)事件以及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的熱點、焦點信息,不受分級標準限制,加強分析研判并及時報告,增強信息先導和決策支撐作用。
新聞1+1
全市應急避難場所可容納230余萬人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記者昨日獲悉,去年我市加強了應急物資儲備庫、應急避護場所、應急救援隊伍等建設,應急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應急避護場所430 個,總面積338萬平米,可容納230余萬人。
據了解,除了充足的應急避難場所,我市還建設了92 個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儲備的應急物資總價值約1.2 億元;建立了349 支應急救援隊伍,250 支基層信息員隊伍,總人數超過了25000 人。據初步評估,我市應急保障儲備能力基本滿足應急實戰(zhàn)工作要求。
據悉,去年我市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要求,編制修訂了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強化預案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科學性。截至目前,我市編制、修訂了26 個市級專項應急預案,各類應急預案累計達1 萬多個。同時,我市去年還在全市范圍內排查整改了風險隱患2405個,整改率100%。
去年,我市發(fā)生了一些突發(fā)事件,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及時處置了“6·19” 粵贛高速公路城南互聯(lián)互通橋梁斷裂事故、 “10·24”市區(qū)客家文化公園兒童兇殺案等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能力明顯提升。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