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經費公開力度將持續(xù)加大 細化到末級科目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公布。根據《意見》,自今年起,所有縣級以上政府均應公開全口徑財政預決算、預算調整等信息,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都要公開本部門預決算,并將部門預決算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預算編制細化到末級科目。一些市民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三公經費的內容公開上,希望能更趨細致化和人性化,讓市民看得懂才行。
《意見》提出,到2015 年底,全省各級政府建立比較完整的預算體系;預算執(zhí)行更加均衡有效,一般公共預算結轉結余資金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不超過9%;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完善,省級一般性轉移支付占財政轉移支付支出的比例達60%以上。到 2018 年,建立現(xiàn)代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機制規(guī)范完整、透明高效。
不過,記者注意到,與以往一些部門曾經公布的“三公”消費,往往只有幾張表格和對應的數(shù)字說明相比,如今縣區(qū)級一些部門公布的內容雖然有數(shù)字、具體說明以及一些基本的概念解釋,但多數(shù)依然是粗線條和籠統(tǒng)的,對于每一筆具體的支出沒有分條列目的說明。如某縣一政府部門4 月23 日發(fā)布的2015 年度部門預算公開中,去年支出預算為1106.94 萬元,按用途劃分,基本支出預算650.82 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291.96 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172.87 萬元,公用經費185.99 萬元。項目支出456.12 萬元,主要用于信息中心設備維護費、培訓費等,政府辦督查、調研等,人防辦人防專項、法制局專項經費。對此,一些市民表示,由于不清楚具體到每一項經費開支到底是多少,對其執(zhí)行情況也就無從監(jiān)督和知曉。
為此,《意見》對預決算的公開作出了明確要求,要求自2015 年起,所有縣級以上政府均應公開全口徑財政預決算、預算調整等信息,以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細化公開內容,所有財政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對涉密信息,則按保密要求辦理。據了解,我市五縣一區(qū)各政府部門目前已按規(guī)定,穩(wěn)步推進此項工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