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不達50分肄業(yè)合理嗎?
近日,教育部起草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其中,“學生畢業(yè)時,其測試成績達不到50 分者按肄業(yè)處理”這一條款引起了不小爭議。
正方:
促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測試也許不是增強體質的最好辦法,卻無疑是促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我國,考試是一根效率非常高的指揮棒,體測受非議,但如果測試成績關系到能否拿到畢業(yè)證書,學生只好在平時走上操場,踢踢腿伸伸腰,練練長跑,上操場的時間多了,體質自然就增強了。
體測受非議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少人把極少數(shù)學生在長跑中的猝死歸咎于體測。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2007 年開始,南京理工大學就規(guī)定體育測試成績低于50 分只能肄業(yè),并從那時開始一直堅持每學期測試800 米、1000 米,許多學生因此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的好習慣。6 年來,該校長跑測試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意外,合格率達到95%以上,也沒有學生因為體育測試成績達不到50 分而肄業(yè)。因而,體育測試能不能通過,關鍵在于平時有沒有鍛煉。
林華維
——摘自《新華日報》
反方:
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學生身上
這個規(guī)定出臺的背景,是大學生身體素質連年下降的殘酷現(xiàn)實。但大學生身體素質差,真的是沒有“考試” 造成的嗎?鹽打哪兒咸、醋打哪兒酸沒有搞清楚,就生硬地要大學生參加體測是不公平的,大學生身體素質差,根兒不在“出”,而在“入”,高考的指揮棒讓多少高中取消了體育課?進來的全是豆芽菜,你能指望出去的都是運動健將?
一個體測,真的能把大學生推向運動場?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以體測不達標不讓畢業(yè)的方法來抓大學生體質,不僅顯得極端、功利,而且有些簡單、粗暴。這種做法,把大學生身體素質差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學生,并讓他們獨自承擔全部后果,這樣的做法公平嗎?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學、中學時為了應試而遠離了鍛煉,網(wǎng)絡的興起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校體育鍛煉設施的欠缺以及飲食結構的不健康等都有可能導致大學生體質的下降,我們能把板子全部打在大學生身上嗎?
汪瀅
——摘自《新華日報》
欄目主持: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