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一座石橋由古時鄉(xiāng)紳捐資興建
號稱通府石橋之冠的福興橋。
忠信河邊,一棵高大的油桐樹非常搶眼,目光沿著桐樹引伸的枝頭望去,只見桐樹的樹枝銜著一道古樸美麗的長虹,這道長虹就是架在河上的福興橋。福興橋,又稱石塘水橋,坐落在東源縣順天與連平縣忠信積陂接壤處。
通府石橋之冠
福興橋橋面上,荒草連連,橋身也是滿身滄桑。一株拳頭粗的榕樹在橋身上肆意生長,樹根在巖石的縫隙間蜿蜒,深深地嵌進了橋身之中,旁邊發(fā)出許多細小的榕樹枝條,還很茂盛。雜草從石縫間探出頭來,又在中午驕陽下枯萎。撥開一人多深的雜草,記者在橋欄上依稀看到 “蕩民利濟”、“砥柱”等字樣。
據(jù)史料記載,福興橋為石砌拱橋,兩拱,長66米、寬6.6米、高 7.8 米,拱跨12 米。墩側(cè)作分水尖狀,均用青麻石條砌筑。橋欄碑鐫刻修橋碑記。此橋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 年)建成之時,是當時惠州府規(guī)模最大的石橋,號稱 “通府石橋之冠”。1985 年連平縣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三縣鄉(xiāng)紳捐資興建
橋,水梁也。整座橋簡樸而厚重,這座橋是怎么建成的呢?
據(jù)東源縣政協(xié)收集的相關文史資料記載,相傳,清代年間,由于河水之阻隔,當?shù)卮迕窈瓦^往客商僅僅靠一條兩頭系有長繩的牽渡往返,極不方便,若是遇到洪水時節(jié),河上時常會出現(xiàn)險情。到了道光元年(公元1821 年),河源、連平、和平三縣紳士捐資倡建,至道光十三年(公元 1833 年)峻工使用。同年陰歷端午“龍舟水”襲來,洪水涌上橋面,橋被沖壞,當年九月,吳超撥、黃佐元、黃秀倫、吳趙德、吳鳴盛、吳承漢等又倡捐重修。
橋上原有一座休息亭,供路人避雨休息。為了褒揚好心的捐資人,當?shù)卮迕襁特地在休息亭內(nèi)立下了功德碑,由翰林曾冠英撰寫碑記,并記載了捐資人姓名以及捐資數(shù),告訴后代不要忘記了熱心公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后來,休息亭被毀,功德碑被輾轉(zhuǎn)保存。
一橋連三縣繁華
福興橋雖然橫跨在忠信河上,然卻是一橋連著三縣。從橋上過去,就可由東源縣到連平縣或和平縣! 再過去就是忠信了,過去這條路和這座橋相當?shù)姆比A,無論是做生意的或是去打小工的,還是走親戚的,都要經(jīng)過這里!奔易≡跇蝾^的村民曾添立說。
曾添立說,這座橋給了他很多回憶。小的時候他會跑到橋邊看來來往往的行人打發(fā)時間,一到傍晚,則跟小伙伴們一起在橋下游泳,有膽大的孩子還從橋上直接跳進河里,等到年紀大了,則和鄰居一起坐在欄板上閑聊。不過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附近新橋的修建,交通更方便了,河水沒有過去那么清了,再加上很多村民都遷走了,福興橋也沒有過去那么熱鬧了。
落寞中有待保護
福興橋,留下了多少積陂村民的屐痕,迎送了多少三縣商客的來往。過去的繁華慢慢遠去,漸漸地歸于平靜。路還是那條路,橋還是那座橋,只是走的人寥寥無幾,偶有一兩個村民背著鋤頭走過橋,去對岸的田地中種莊稼。
旁邊的工業(yè)園建起了漂亮的廠房,有眼光的村民利用福興橋還興建起了農(nóng)家樂,旁邊的不少村民還建起了三層小樓。如今的福興橋,斑駁的紅麻石、模糊的石雕、橋身上遒勁的枯枝,似乎都在訴說著這座橋的古老,它正是以自己的古樸和蒼勁抗爭著,拒絕被周圍的現(xiàn)代農(nóng)舍淹沒。福興橋,落寞中期待著人們的保護。
本報記者 張濤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